11月19日上午9点,第三届上海财经大学“大众传媒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同新楼113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由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承办,旨在建立全国性财经新闻传播学术交流平台,加强我国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提高经济新闻与传播方向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论坛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的积极参与,反响热烈。
出席会议的主办方代表有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雄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郝云教授,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教授,经济新闻系副主任王学成副教授、张谦副教授等;学界嘉宾有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南京大学丁和根教授,同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科负责人陈立生教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执行主任赵士林教授、浙江大学汪凯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谭云明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玉兰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韩传喜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擎教授、江西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周立华副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宋祖华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新闻系陶文静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欣教授等;业界嘉宾有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东悦杭,原央视财经频道资深制片人、北京中和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强博士,原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部主任、识局联合创始人兼CEO孙小林,万得资讯新闻总监李春,晨哨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罗小军博士,苏宁控股集团品牌副总监、策划总监李德顺博士等。
开幕仪式上,张雄教授代表主办方对各方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并随后进行了精彩致辞,复旦大学朱春阳教授、东北财经大学韩传喜教授作为学界代表致辞。颁奖环节,张雄教授、林晖教授、业界代表东悦杭、李勇强、孙小林、罗小军、李春、包嵘、陈靓和李德顺分别给论文获奖同学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媒体代表发言环节精彩纷呈,首先发言的是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助理东杭悦,他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三个故事讲述对媒体在金融市场中作用的理解。原央视财经频道资深制片人李勇强从麦克卢汉的理论出发阐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媒体变革的巨大作用。识局联合创始人兼CEO孙小林阐述了国内新媒体的现状、瓶颈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式。21世纪经济报道晨哨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罗小军博士以“探求真实”为题,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讲述他对新闻本质和财经新闻工作者责任的认识。万得资讯新闻总监李春则阐述了对数据驱动时代财经媒体结构和财经新闻内容变革的理解,尤其强调了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资本市场资讯流通的影响。第一财经广播资深主持人包嵘探讨了上海的广播证券报道。全景网上海办副主任陈靓从记者与董秘的关系视角,阐述媒体工作者如何与上市公司沟通。苏宁控股集团品牌副总监、策划总监李德顺由最近的热点事件提出媒体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需要扮演的角色。
下午共有三个分论坛,分别是“大数据时代与媒介变革”、“财经新闻与传媒融合发展”和“新媒介技术与传播机制”。事先承办方已将获选学生的论文编成了精美的论文集,分发给各位参会代表和学生。入选论文集的学生在论坛上分别汇报了自己的论文研究成果,再由学界嘉宾一一进行点评并给出建议,学生们表示很有收获。
最后,林晖教授对此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欢迎各校学界代表、各位业界代表明年此时再相聚,共同建设高校财经新闻,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添砖加瓦。
(供稿:祁琪(学) 供图:江弘毅(学)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6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