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下午,根据学校主题教育工作部署,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会,围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学习研讨,副校长姚玲珍主持并领学。
本次主题教育读书班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原著开展领学,联系学校人才国际化培养现状分享学习感悟,切实做到原原本本学、抓好结合学、联系实际学。
首先,姚玲珍同志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这一理念的提出背景和发展历程,高度凝练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意义,深刻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方略。她提到,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在准确把握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经验和核心要义基础上,深入推动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其次,姚玲珍同志围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点及面带领与会同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构想,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切实感悟中国发展与中外交往。她说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从国内萌生到国际倡导、从理念到实践,反映了中国为探索世界美好前途的贡献与努力,也显现了为寻求当下全球困境解决方案的中国智慧。最后,姚玲珍同志聚焦改革开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教育对外开放,由原著领学延伸至学校人才国际化培养现状,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引用数据直观展示了学校人才国际化培养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客观分析了学校在国际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和措施。
随后,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个人自学心得和分管工作实践,围绕如何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学校发展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常务副校长徐飞谈到,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已经从原有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发展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的担当。他认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学校应该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水平。
副校长方华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工作摆在尤为重要的突出位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专章部署,为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学校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学校的教育改革开放应该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人才,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副校长陈信元表示,“求同”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求同”给出了中国方案,各国人民可以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不断完善自己。开放是中国四十多年来发展的主线,我们要结合理论学习,思考如何在“求同”中发展,实现高水平开放,在开放中办学。
党委副书记朱鸣雄认为,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东西方文化、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称的拔尖人才,需要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高校作为人才引进和输送的蓄水池,任重而道远。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鹏程说到,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历史背景下,党和国家对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学校如何顺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继续发挥人才培养中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努力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拔尖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值得重点思考的问题。
副校长李增泉谈到,教育对外开放在新形势下对学校发展尤为重要,面对全球之变,学校要凸显自己的优势,保持国际化的基因,需要有新的思考。他以会计学科海外人才引进为例,提出海外师资团队的引进不断为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鲜血液,学校急需进一步完善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价标准。
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刘庆生认为,改革开放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经验之一。学校的发展也受益于改革开放,国际化基因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目前,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体现了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征,是未来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的根本依据。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杰普谈到,学校发展战略始终离不开国际化。结合法学院和外语学院的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她充分肯定了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是适合学校发展的路径,不仅大规模惠及在校学生,同时也大幅度提升学校的国际美誉度。
姚玲珍同志回应大家的讨论,本次学习会全面且系统地围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开展研习和交流,真正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必须坚定不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培养高精尖人才。
研究生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中层干部和机关党委第十支部党员代表参加学习。
(供稿:林琦、张苏曼 供图:烟文雪 编审:田大有 收稿日期: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