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上财

七月姚安,八年坚守----商学院马樱花开团队一直在路上

来源:新闻网

字体:

2019年,盛夏七月,商学院分团委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团委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商学院经典公益项目“马樱花开”团队再次启程。学院为团队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分别是商学院人力资源系助理教授及兼职班主任舒睿老师、分团委书记及辅导员王天洁老师,确保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同时,班主任和辅导员合作,体现我院三全育人之协同育人理念,发挥思政与专业相结合的优势。此外,作为商学院“文商学社”育人机制中的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樱花开”项目旨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贫困家庭学生、逐渐完善资助制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此外,团队中还有来自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两位留学生,中外学生深入合作完成本次调研,在实践交流中实现了民族与文化的交流。

“马樱花开”项目自2010年成立以来,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团县委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已经连续八年为姚安县的贫困家庭学子募集善款并支教回访,累计帮助300余名困难家庭的孩子继续求学。今年“马樱花开”项目在变革更新中提升项目活力,提高调研重要性,从资金扶贫转向精神扶贫,故此将调研主题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

7月5日,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商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留学生代表组成的11人队伍,历时两天两夜远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资助和社会调研。

7月8日至7月9日,“马樱花开”调研团队在姚安县团委、各乡镇、村委会干部的支持和协助下,走访了距离县城较近的栋川镇、光禄镇以及太平镇。活动过程中,团队一边负责与学生家长和随行乡镇干部了解家中情况和扶贫进展,一边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受助孩子们完成调研问卷,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获取了高质量的一手资料。在每一户走访的尾声,马樱花开团队还将助学金以及微心愿礼物亲手交给了这些孩子们,期望这点滴微光可以为他们带来温暖和持续向上的动力。

7月10日开始,走访调研进入第二阶段。“马樱花开”团队前往更为偏远的前场镇以及弥兴镇,接触到了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走访中,不仅对捐助名单上的孩子进行了回访,对于他们周围的一些贫困家庭也进行了采访与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更多潜在的需要帮助的孩子。队员们在调研期间始终积极鼓励大山深处的孩子,向他们展示山外的世界,为他们带去了积极的影响。此外,团队带来的助学金鼓励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传递“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当地实现教育扶贫。

7月12日调研接近尾声,项目团队就“脱贫攻坚对姚安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这一话题,与姚安县团委副书记王海椒展开了深入的访谈。

 在离开姚安前,团队召开全体会议,回顾总结了本年度走访调研工作并做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本次共计走访42户家庭的49名孩子,收获调研问卷49份,签署了30份的一对一捐助协议,帮助37名孩子实现微心愿,将24000元善款送达60位受捐助孩子。两位老师对后续工作做出了如下安排:团队将根据此次走访调研结果,筛选重点资助对象,为校内外爱心人士下一年度的善款提供一个精准的一对一帮扶平台。此外,还将根据调研所得的问卷、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性的调查数据分析并完成详细的调查报告,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设工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本次调研,让团队师生们亲身感受了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的山村生活,对扶贫攻坚战的进程与成果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指导老师舒睿:“一周的走访是异常艰苦的,队员们顶着烈日或大雨,尽可能走遍了姚安下面所有的村镇,没有一个人退缩叫累,因为大家都知道,能多走访一户,就可能有一位小孩多一份希望继续学下去。我们最怕漏掉的,就是那些拥有学习天赋成绩优秀,却因为家庭窘境无奈放弃求学之路的孩子。全队的努力也换来的看得见的成果,通过一周的走访,我们已经锁定30多位重点资助对象。团队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要集结社会资源,寻找爱心力量,在项目平台上为这些孩子们搭建起一对一长期资助的桥梁,也为每一位付出爱心和贡献过的财大师生和其他社会爱心人士提供可靠,精确的资助信息。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学校团委、以及姚安县团委对‘马樱花开’项目的长期鼎力支持,没有这些支持,这样的项目可以说是寸步难行。相信当‘马樱花开’项目成功助力这些孩子的求学之路时,他们也会在心中留下一个美好的财大之梦。”

带队老师王天洁:“当我们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云南姚安县时,心中的期望与热情是巨大的;当我们带着调研问卷、资助协议和影像资料回到上海时,心中更加坚定的是一份坚持到底的信念。我们的资助虽然有限,但是我们带去的关怀和讯息,点燃了不少孩子心中的火炬,让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向上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致富先治心。这就是我们项目团队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在调研中。当队员拿出手机与孩子们分享生活中的见闻和上海的美景时,我们能看到他们眼睛里的亮光。微心愿礼物中的一封信、调研团队离别时的一段殷切叮咛,融化了孩子们的心防,他们无声而晶莹的泪水、羞涩却勇敢的拥抱,消除了调研的疲惫,激励着我们勇敢而坚定地走下去,走出去,为他们建立更好地‘马樱花开’项目平台、培养更优秀的团队成员、搭建更稳定的资助关系。从经济资助到精神扶贫,我们都在做、我们也将永远在路上。最后,再次感谢学校、学院以及姚安县团委和各乡镇村委干部的支持与协助,我们团队才能走到今天并有力量持续走下去。”

18级商学院本科生梁雅琪:“在走访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在大体相同的外部环境下,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有些乐于和我们交流沟通,甚至主动向我们提出问题,分享身边事;而有些孩子却是害怕得躲在爷爷奶奶身后。每天还来不及思考出上一天留下来的疑惑的答案,当天又有新的触动。许多孩子心中的理想还没有发芽却已经被现实无情地压垮,而我们要帮助的就是这样一心向学、有理想的孩子。活动告一段落,我们最想做的还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他们寻找更好的机会,用我们的调研成果来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注入积极的因素。”

商学院留学生胜利:“做马樱花开的志愿者让我发现不一样的中国,作为一名留学生,我对这次调研走访印象很深,会为了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感到心酸,也会为点滴小事而感动喜悦。我觉得,这些孩子都需要更多鼓励以及帮助。最后,我十分感谢学院给我这个机会,感谢调研中老师们和朋友们的支持。”

(供稿:王天洁、陆裔宸  供图:解佳琪、舒睿、王天洁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 :2019年8月3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