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上财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新书首发式在校举行

来源:新闻网

字体:

4月28日,《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新书首发式在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共同举办。主办方代表以及解放日报、文汇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东方网等媒体代表与企业界读者代表近六十人出席活动。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骁首先致辞,他代表会议主办方向参会者表示感谢,并围绕互联网及全球一体化时代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书记、《大衰退年代》译者杨培雷博士从译者的角度,做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当今中国正处在黄金时代,处在刘易斯拐点之后的成熟阶段,这一点让人振奋;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当今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被追赶经济体的弱增长趋势。他将《大衰退年代》定义为一本“从黑板经济学走到现实经济学的书”,内容具备实用性并且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他认为,原书作者辜朝明先生具有学者的独立思考精神并相信任何经济现象和理论必须能够用平常的语言加以解说,所以这也是一本“大道至简,悟在天成”的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金福林介绍了正在规划中的“贸易·政治·全球化译丛”,《大衰退年代》一书是该译丛中推出的第一种,该套译丛年内后续还将出版三种,主要聚焦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诸问题。他倡议大家坚持对专业经典及前沿著作的深度阅读,并通过阅读分享的形式交流、思考。

 嘉宾发言结束后的圆桌分享会由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财经研究所邓贤平主持,嘉宾们就“世界大变局和大衰退年代下中国的应对和解决方案”进行探讨,并对2019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提出展望。分享会上,嘉宾还与现场参会读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互动。

 《大衰退年代》一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本书呈现了宏观经济学的全新理论,为应对停滞挑战和困扰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恶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给出经济历史的最新分析并描绘人类未来的新路径。

(供稿、供图:肖蕾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9年4月30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