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上海京剧院全新创排的现代谍战京剧《龙潭英杰》在我校艺术中心震撼上演,近千名师生前来观看。
《龙潭英杰》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聚焦中共早期特科成员李剑飞与中统特务头目江溢海这对昔日同窗的生死较量,是中共早期隐蔽战线上的英杰壮歌。剧中,李剑飞(蓝天饰)受命潜入中统内部,面对旧友江溢海的步步紧逼,他与红色特工胡兆雄、龙克等人以智慧周旋、以生命守护,在危机四伏的上海滩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报保卫战”。
舞台以虚实相生的光影语言重构1930年代上海暗潮,刀光剑影的武戏设计、扣人心弦的唱腔对白,将敌我阵营的智斗与人性挣扎层层递进。当李剑飞为传递“红花种子”情报而慨然赴死的经典唱段响起时,余派老生苍劲醇厚的声腔直击人心,现场师生无不动容。
饰演中共特工李剑飞的蓝天,以“文武老生”的深厚功底赋予角色多重魅力。舞台上的他,既有潜入敌营时的机敏从容,又有生死关头时的壮烈激昂,一段融合传统身段与现代肢体语言的“卧底独白”更显艺术突破。其唱腔在余派“云遮月”的韵味中融入时代节奏,既保有传统京剧的筋骨,又契合现代戏的情感张力。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此次《龙潭英杰》在我校的上演,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让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仰。
师生感言: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劳帼龄老师:记得第一次看该剧,是21/6/19在天蟾逸夫中心的首演,时隔四年在上财礼堂再看现场版,心潮依然澎湃。致敬当年战斗在隐蔽战线的红色特工们,正是龙潭英杰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感谢上海京剧院送戏进高校,几年来,《欲火黎明》、《北平无战事》、《龙潭英杰》,带来校园的不仅是悠扬的西皮二黄,更是一堂堂走心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课。周二散场时见不少学生,听说上财同学里不乏我这样的蓝天迷,或许后面我们可以在沙龙讲座再见,与财子们研讨的,可以是股市经济、也可以是国粹文化。
金融学院本科生 付启睿:当大幕拉开,锣鼓点如急雨般倾泻而下,舞台上顿时浮现出一个血色弥漫的江湖世界。《龙潭英杰》以京剧特有的艺术语言,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英雄辈出又危机四伏的江湖画卷。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更是一种在血与火中依然挺立的民族精神,一种在黑暗中依然闪耀的人性光辉。
商学院本科生 李雨欣:李剑飞带着一双儿女深入龙潭,一心为国为党。面对上级和同事的猜疑,他需要巧妙斡旋,紧急反应,临危不乱。李剑飞的妻女也为传递情报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不惧牺牲,实在叫人佩服。演员们的演技精湛,唱腔精彩,形象地刻画了每一个角色。演绎中有喜有泪,我在其中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勇气与责任,一心为国为党,守护着“红花种子”,拯救了无数同志,保卫了党中央。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这样伟大的英雄永远在我们心中。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留学生 何蔚来:这是我来中国第一次看京剧。通过观看《龙潭英杰》,我深感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现场的音乐、化妆、服装、姿态、演讲和情感等,非常的正式,仿佛把我带回到了过去。所有演员都表现出色,尽管有些中文我听不懂,但看起来仍然很有趣。这场演出让我重新认识京剧的魅力——精湛技艺与饱满热情跨越时代,让传统焕发新生。我很高兴大学能有这样的活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史。
经济学院研究生 李怡朵:《龙潭英杰》以传统忠义精神为内核,通过跌宕的剧情与精湛的表演,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剧中主角以高亢的唱腔与利落的武打动作为观众铺开一幅江湖侠义画卷——从“探龙潭”的步步惊心,到“斗奸佞”的刀光剑影,演员通过眼神、身段与锣鼓节奏的精准配合,将角色的智勇双全刻画得淋漓尽致。尤为震撼的是“夜战”一幕,月下长枪翻飞,配合急促的梆子声,既显武戏张力,又暗含人物内心的挣扎,令人屏息。整部剧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亦融入了现代舞台设计,如光影交错的龙潭场景,虚实相生间更添意境。传统脸谱的浓墨重彩与角色性格呼应,善恶忠奸一目了然,却又不失细腻层次。观后不禁感叹:京剧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凝练。江湖虽远,侠义永存,这正是《龙潭英杰》留给观众最深的文化共鸣。
此次演出是在上海市教委支持和指导下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该系列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艺术形式引入校园,让学生在传统艺术学习鉴赏的过程中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剧目主题突出了价值引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丰富了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
(供稿:谢雅靖 供图:何煦(学) 编审:依子贺 收稿日期:202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