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改版前栏目

【论教】从“四真”到“三入”:如何让马克思主义重新显露出它的真理性?

来源:

字体:

马拥军,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Research Associate,曾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却不够理想,原因不仅在于教学内容,而且在于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就既是社会批判理论,又是社会发展理论。现行的高校教材体系却执着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内容,把重点放在社会批判理论方面,对于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理论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虽然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但为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教科书改革过于保守,没有太大改变,导致教学内容失去了现实针对性。结果,现行教材成为过时观点的教条集成,甚至是“正确的废话”,不仅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失去了对教师的吸引力,造成了多数教师对本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懂、不信、不用,只是满足于抱着教材照本宣科的局面。

从教学方法看,背离辩证法的对话本性,采取独白式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是迄今为止的那种自然科学真理或社会科学真理,因为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真理和社会科学真理都是独白式的(monological)真理,无论是规范研究还是经验研究,近代科学追求的原理都建立在无差别的同一性基础上,因此只能适用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由此造成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马克思主义是对话式(dialogical)真理中的一种,也就是辩证(dialectical)真理,它不是从无矛盾的所予(given)或事实(fact)出发,而是从特定的自相矛盾或现实(reality)出发,研究这种矛盾在自身的进展中如何实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因此它的规律是对立统一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并由此超越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由辩证真理变成独白式真理,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在一个新媒体时代,即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独白式教学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教学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向研究者提出更新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而且向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如何采取对话式教学,以显露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并通过这种辩证法重新显露长久以来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就成为当务之急。

我本人一向反对仅仅把马克思主义视为意识形态,因为这会背离它的“科学”本性。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正如共产主义是信仰而不是宗教一样。正因为如此,共产主义作为信仰能够替代宗教、发挥宗教的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也能够替代意识形态、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只有采取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才能发挥科学的功能包括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与其他科学同样的平台上,用对话的甚至竞争的方式推广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比用强权、霸权的方式逼学生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效果一定会更好。在这一意义上,话语霸权只会削弱而不会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领导地位。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必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让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们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里的“四真”都必须与学习原著和面向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读原著或不用原著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就不可能做到“四真”。其次必须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对话式教学,做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生那里“入耳、入脑、入心”。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而且是一种人类解放的理论,它的目标是人类幸福和个性自由。真正的、没有经过歪曲的马克思主义能够针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所面临的困惑,解决学生所面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难题。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四真”就一定能够化为“三入”。

学生问:马老师,您在课上说,希望同学们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否则学不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为什么那么难读呢?

马拥军: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数学书好不好读?你们的专业教科书好不好读?但你们必须读,为什么?因为你们必须通过这些教科书才能学习这些科学。本来,学习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但现在教科书的编写者本身就很少读原著,更谈不到用原著中的方法解决当代的现实问题,从而使教科书在内容上落后于时代,它的“容易读”,恰恰说明它太“小儿科”,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远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我一再说,大家要读教科书,但更要读经典著作。马原教科书毕竟是入门的东西,所以对于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不可少的。通过教科书,你可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就像你要了解身体的解剖结构,需要找张解剖图来看一样。但通过看解剖图,你是成不了医生的,必须亲自进手术室跟着医生做实习。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资本主义社会最高明的医生,也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助产婆。你得亲自看他们怎么解剖资本主义,怎么辨认资本主义母腹中孕育的社会主义胎儿,而不是道听途说,看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在纸上给你比划他们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们那里听来的人体结构图。

学生问:马老师,我在报上看到,有的专家反对读经典著作,认为这会陷入教条主义,你的看法岂不是跟他们相反?

马拥军:是相反。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说,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就在那里哇里哇拉发表意见,批评的就是不读经典著作的专家。其实,不读经典著作,只读教科书,更容易导致教条主义,因为教科书缺乏鲜活的东西。而你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会感受到一种力量,想让你动起来。

学生问:为什么跟你读原著,觉得很容易理解,自己读就读不懂呢?

马拥军:你自己读其实也能够读懂,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就跟数学或医学是科学一样。数学和医学可以自学成才,马克思主义当然也是这样。但正如你上数学课和医学课,肯定比自学效率高一样,你跟我读原著,肯定比自己读效率高。原因在于业有所专,我本人是过来人,知道这条路上有哪些陷阱,可以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列宁曾经说过,“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如果你要自己读原著,建议你先钻研一下黑格尔的逻辑学,这样可以更容易读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同传统逻辑不一样,黑格尔的逻辑是一种对话的逻辑、辩证逻辑。现在马原教材上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都是用形式逻辑加以解释的。这极容易把唯物辩证法变成诡辩法。开学初我在课上向你们介绍过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这是辩证法的最初形态,试图通过对立双方的对话得出真理性的结论,但苏格拉底遵循的还是形式逻辑,到黑格尔才发展出辩证逻辑,努力把对立双方作为同一个事物内部的两种要素,研究在一个统一体内这双方如何相互否定、最终实现自我扬弃。马克思把资本主义视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就是遵循这样一种辩证逻辑,因此也只有通过对话的逻辑、辩证逻辑,才能理解马克思。从现实生活来说,大家都知道目前左派、右派激烈对抗,找不到共识。之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双方都陷入了独白的逻辑。辩证逻辑类似于法官判案: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倾听的艺术,努力让自己站在陪审团的立场上,让两造律师各自阐述双方的立场;其次是一种提问和裁决的艺术,要让自己站在法官的立场上,围绕查清真相展开对话,而不是放任双方不讲规则,自说自话。

在我看来,学生学习就跟孩子学走路一样。教师就是根拐棍,能够帮助你学走路,但路得靠自己走,拐棍最终得扔掉。等什么时候你能不依靠教师,自己读懂经典著作,你就成才了。

(供稿:马拥军  供图:马拥军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6年9月7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