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近日,经市教卫工作党委组织开展评审遴选,上海财经大学“回溯中国百年法治史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路”入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典型案例”。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坚持“经济为本 法治为魂”院训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核中注重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塑造了“红色法文化”特色育人品牌。2018年起,上海财经大学致力于将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以上海和全国红色景点为空间,每年选择一个法治主题进行调研,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截至目前,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已开展了6期,通过组织师生开展红色场馆走访、社会实践调研、红色法治文化宣讲、主题邮票展览、历史剧展演等多元形式,有效地将红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第一期 走出书斋 坚毅启程
第一期寻访了中共一大会址等16个红色场馆,青年班主任开设红色景点中法律微课堂,讲解红色景点背后的法治故事,活动也被“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报道。
第二期 行走申城 叩问初心
第二期共寻访了12个红色场馆,分别在中共一大会址、犹太难民纪念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顾维钧纪念馆、上海申报旧馆等场馆开设红色法治讲堂。项目最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立项。
第三期 血脉相承 云上接力
第三期以“从百年党史看中国百年法治发展史”为主题在全国进行调研,活动“上财法学会”公众号进行推文连载,活动获《新民晚报》《中新网上海》等新闻报纸报道,新浪网、腾讯网、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转载。项目获校优秀暑期实践项目
第四期 百人百馆 献礼百年
第四期组织开展百人百馆百个法律故事为建党百年献礼,形成了一本红色法治文化案例集、一个红色法治文化宣传视频和10部优秀微党课视频。本期项目被列为校党建工作攀登计划项目。同时形成2篇研究论文、1篇辅导员工作法(入选上海首届辅导员工作法)和1篇咨询报告并被采纳。
第五期 方寸之间 法治之光
第五期带领一百多名师生组织开展了“方寸之间、法治之光”法治邮票主题展,共收集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90多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所发行的邮票。邮展分别在学校和虹口区10个重点文化场所陆续展出。活动获得新民晚报、中新网、劳动观察等媒体报道。项目入选第22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
第六期 绘图溯源 探馆寻理
第六期对虹口区红色法治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出红色法文化场馆和地标37处,形成一张虹口区的红色法文化地图,并在其中三个红色场馆录制了三期行走思政课,视频入选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以东吴法学旧址为背景,创作历史剧《最后的亲历者》在虹口区公演,该剧在上海财经大学2024年第二十届金翼杯校园短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红色法治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入选2024年度上海高校“时代新人铸魂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项目。
法学院通过“红色法文化”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信念之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于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工作学习场景中,紧密结合教育主体的精神追求和实际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负责组织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会党支部获评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获评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财经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会及法学会支部成员为骨干的“15分钟生活圈”青年法律服务队,获评2021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财经大学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2020-2021年度上海财经大学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
(供稿、供图:方令权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