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改版前栏目

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17日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总书记的讲话极大的鼓舞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我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丛树海以“为祖国为人民立德树人、立德立言”为题,谈了他的学习体会。一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为人民做学问,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清晰概括出哲社研究和哲社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因为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二是要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要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三是鼓励大胆探索。学术研究、探索真理的过程既然是一个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就要允许研究者说话,让探索者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和形形色色的表象进行分析和解构,其过程难免存在不同观点、存在误差以至于错误,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和学术空气中,不断修正错误,走向真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认为,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领会其精神要点。首先,应当有一种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一方面,要扎实地搞好自己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更重要的是,要拿出有自己特色,又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科研成果。其次,除了注重搞好自己的教学科研等岗位工作,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外,还应当有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要善于利用各种平台,做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服务于社会、社区、企业和学校。最后,在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全面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把解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问题放在一个重要位置,避免在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挑战面前出现信心不足和失语现象,彻底解决“挨骂”问题,就像我们较好地解决了“挨打”问题和“挨饿”问题一样。

    党委宣传部部长章益国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高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工作指出了方向。高等学校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应当形成"平等、健康、活泼、充分说理"的学术氛围,充分尊重、保护和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分子的创造活力,鼓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法学院副院长胡凌认为,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着重于规则的解释和适用,长久以来也有关于法学是否是社会科学的争论。无论如何,法学源于法律实践,带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满足的也首先是本国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法学研究有必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需要立足本国实践提出有理论意义的真问题,而非简单将中国实践作为国外理论的注脚。同时,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法学越来越需要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汲取养分,通过不同学科方法和视角的交叉融合来推进更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人才办副主任刘艳辉认为,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的工作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他明确提出了“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也指出了我们人才工作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老师,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习总的讲话,为我们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都指明了方向。

    经济学院博士生刘诚洁表示,作为一名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博士生,听到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总书记指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对于我们政治经济学学科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作为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学生,我们一定积极把握,践行总书记的指示,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力求学科发展的大突破。
    人文学院博士生王卫华表示,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的工作者,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我们的厚爱,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突出作用。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为契机,真正学好自己的本领,为繁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始终重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一方面努力拓展和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范式与国际主流接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国际化水平,使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特别是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围绕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学校凭借学科优势,深度参与国家和上海市各项重大改革试点任务,组建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等一批应用型平台,并以之为载体,承接相关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师生们一致表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追求一流和问题导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落细落小落实,围绕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度研究,不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谘政启民的重要作用,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编审:李卫  收稿日期:2016年5月18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