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健康和养老问题”研讨会上海召开

来源:

字体: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李玉)12月2日,在上海召开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健康和养老问题”研讨会上,学者表示,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因素是复杂的,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十分显著,因此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局限于生育政策的调整,还应转变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人口老龄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程杰认为,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放缓对“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产生了极大挑战,制度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与效率损失问题将在未来五年愈加突出。因此,未来的改革方向是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如何丰富养老资源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陈杰认为,养老问题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除了通过社会统筹保险来承担基本养老保障责任,政府应对其他类型养老方式持鼓励态度,促使政策创新,丰富多元化途径,增加老年人养老选项。  

陈杰以上海为例分析时认为,上海老龄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同时上海老人住房自有率高达80%,并且住房资产价值高。因此,上海可以率先探索包括反向抵押贷款形式在内的“以房养老”多种模式。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存在地区间差异,区域内不同城市也存在显著差异。与会学者认为,后一类差异近年来逐步增大,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需因地制宜,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城市的差异,对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流出多、公共服务不足、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的城市,需要制定更多的支持政策,以缓解老龄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