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蒋洪:政协应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来源:

字体:

习近平来了

今天下午是政协民革、台盟、台联委员联组讨论,3点开始,大概3个小时。习总书记参加了整个讨论,做了半小时左右的发言。下午有10多个委员发言,习总书记有两次插话,一次是一个委员谈到福建,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过,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大意是表达怀旧之情,还有一次是冯巩委员发言,谈到发展闽南文化,习总书记也谈了几句。

我是上午接到通知,习总书记会来。并且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提前到场,晚了就要限行,比如不准带手机、录音笔。有的委员习惯了带手机,跑回房间放了手机再去开会。

政协应当围绕政治来谈

上午讨论政协工作报告,大家总的看法是比较满意,过去一年做的不错。

我总结了上届我提的提案,绝大部分提案都是针对制度、法律层面的,比如说针对保密法、预算法、干部财产公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这些都是涉及顶层方面,这些都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回应。唯一例外的一个提案是,有一年我去看望我的一个老教师,他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抱怨说,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个月只有一百块钱。我针对这个写了一个提案,要求提高国务院特殊津贴标准。我说一方面这个标准已经这么多年了,物价也变动了,收入也变化了,如果再执行这个标准,会和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声誉不相匹配。大概也就过了几个月,标准马上调整到好几百。

我比较想谈的是我心目中的政协。一些顶层设计的政治协商问题,在政协里面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把它归纳为几个方面,一个是如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我的眼光,这方面问题很大,政府的很多活动公民现在不能够知晓,不能够知晓就无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参与对政府的管理。

公民的表达权在我看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东西都没有办法表达,或者说表达了但不让传播,包括各种媒体的言论自由,但有些东西不应该被阻拦。我们现在使用微信微博,但常常会看到信息被删除。前段时间我看到过一个帖子,媒体报道了一个刑事诉讼过程,经过很多周折,最后通过非正规渠道接受了诉讼。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帖子,我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被删掉了。像这样的情况,怎么政协就没有说过话呢?

公民的参与权方面,比如说预算法修订,无论是在讨论还是在信息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封闭的状态,三审稿到底是怎么样的,就属于半保密状态,社会上不知道且报道上受到限制。预算法修订过程当中我提过很多意见,但是他也不来回应你,也不跟你进行交流,最后他就是这么定了。很多立法的过程缺乏公民的参与,监督权当然会受到影响。在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政协做的工作还相当薄弱,政治协商,这个就需要协商。

 人大实际上应该是我们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构,但目前来说他的地位远没有达到宪法规定的程度。如何改变这个情况,政协也没提出来。这么重大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提出来,政治协商在顶层设计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整个政治协商最终目的无非是权力受到制约,但是现在看到这种制约非常薄弱。政府说要想收税就可以,他要怎么花钱他就怎么花钱,他要让你什么东西不能说就是不能说,政府的权力膨胀的太厉害。

而在这些方面,我感觉到离我心目当中的政协还相差很远。尽管很多人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我的看法是,政协的本职工作是“政治协商”,是“民主监督”,是“参政议政”,一切都应该围绕着政治这个主题,而不能够把降格到一些具体事物上,这些是要谈,但必须是在政治大架构的顶层设计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够谈。

我在想,我们自己在政协往往开会会自己对自己的成绩看的比较多,如果让社会公众来评价的话,他们会怎么评价政协呢?

若干年前,那个时候好像言论还比较自由,我记得一篇报道,采访各民主党派,有一个记者就问,“说你们是花瓶你怎么看?”我注意到网上90%以上的言论就是说,政协是花瓶。如果是现在的话会怎么样呢?现在也许没有这么多言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公众对你的看法有了改变。

如果要改变的话,还是要看我们政协如何去承担起自己本职工作,就是真正把“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义务承担起来。

(蒋洪口述 凤凰网朱诗琪整理)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