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上海(楼盘)消费者认为当前购房时机不好,而未来六个月消费者的购房意愿则有所增强。(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上述调查由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持,每季度发布一次。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市消费者购房意愿指数43.6点,环比回升7.7点,同比增加5.1点,购房预期指数54.2点,环比上升幅度较大,为14.6点,同比亦增加12.0点。购房意愿和预期走出低谷并均大幅增强,消费者买房意愿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后市看好,说明近两个季度的房地产市场下行,使消费者看到了房价调整的曙光。
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催生了各地限购政策的调整。虽然在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居住价格中,上海市同比略升,且居于全国首位,但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气候使得消费者对上海市房价未来房价回落预期增强,刚性需求开始释放,造成消费者的购房意愿走出上个季度的阶段性谷底。
本季度调查结果显示,15.2%的消费者认为当前是购房的“好”时机,环比上升4.0点,同比提高2.6点;认为时机“不好”的则为71.6%,环比相应下降了3.6点,同比下降2.3点。综合来看,本季度消费者对于购房时机评价主要在“好”和“不好”之间调整,说明消费者对当前楼市的看法在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短期内房价可能会较为稳定,同时期待进一步的下降空间,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开始释放,消费者购房意愿有所增强。
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在未来六个月对房产购买预期的增强更为明显,认为时机“好”的消费者为19.0%,相对于上个季度的11.5%增加7.5个百分点,同比上涨了5.4个百分点;而认为时机“不好”的消费者为64.8%,环比下降7.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近期房地产市场进入胶着状态,虽然价格未现明显松动,但成交量下滑,观望气息浓重,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房价走势充满期待,所以购房预期增幅要高于当前的购房意愿增幅。
在本季度的调查中,30.9%的受访者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有效;45.7%的消费者对该项工作的评价投了不满意票,本季度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状态的不满意度大幅缓解。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称,房地产下行会导致各门类的投资和生产全面收缩,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速,但上海市房价已经在高位运行,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大幅下降和上涨的可能性均不大,在配合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调控亦应进一步实行长效机制,以控制投机性需求为主,同时通过提高住房持有成本、加快保障房建设,以扩大保障房的覆盖面等措施增加住房供给。